中智行新技术让中国自动驾驶向前一步

2023-05-03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中智行新技术让中国自动驾驶向前一步 ——

在中国的自动驾驶领域,意识到提高安全性和削减成本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的初创企业中智行科技(AllRIDE AI)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部分功能交给车辆外的系统,开发出了相比其他企业提高安全性的技术。围绕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无人操控的“LEVEL4(L4、4级)”自动驾驶,中美的信息化技术(IT)企业等展开开发竞争,但实用化面临难题,早期普及笼罩阴影。中智行将重视削减车辆成本等,以挑战障碍。

 

中智行采取的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云服务来获取借助设在道路上的雷达和摄像头收集的数据,然后由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的“云端AI”来控制车辆的机制。

在运行区域内,将每隔约300米设置多个“毫米波和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以及具备5G通信终端的柱子。24小时监控路上的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等,通过光纤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云端AI。

据称与目前主流的车辆单独自主行驶的自动驾驶技术相比,左右转弯等时不易产生盲区,安全性更高。计划首先在公交车等的固定路线上实现实用化。

中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特点是传感器等设备并不显眼的简洁外观(2月,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中智行已在江苏省苏州市等地启动了自动驾驶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验证试验。该公司车辆的特征是看不到雷达和摄像头的简洁外观,除了车顶上的小型天线以外,与普通车辆没有区别。针对能减少设备的原因,该公司商务总监郭晓冬表示:“这是因为自动驾驶的主角是安装在路上的雷达和摄像头”。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2020年的报告显示,从衡量自动驾驶性能的代表性指标——切换到手动驾驶的频率来看,中智行为每百公里8次。由于受速度和道路状况的影响,无法进行单纯比较,但频率低于在上海市内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15家企业的平均值(11.9次)。人工干预最多的是最大网约车平台滴滴集团旗下的自动驾驶企业,达到26.8次。

与自律型自动驾驶相比,由于不需要高性能的摄像头和雷达等,车辆价格有望降低。据中国的中信证券估算,自律型的普通自动驾驶汽车约为50万元人民币,达到普通出租车(约10万元)的5倍。这成为普及的绊脚石。

中智行表示,将在成本接近L3自动驾驶的车辆上实现L4。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教授新熊亮一指出,该公司的技术“可通过减少车载传感器或更换为简单的产品来降低成本”。

通信中断时的对策、路上设置的雷达和摄像头的投资额较大是目前的课题。郭晓冬表示“传感系统每套达到3万至6万元人民币,还要加上摄像头和安装费用”。扩大运行区域需要实施巨额投资。上海市政府将出台建设能与自动驾驶汽车实时通信的智能道路的方针。类似这样的政府支持将不可或缺。自动驾驶与基础设施政策结合、力争普及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在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竞争方面,中美企业在全球领先。观察202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测试结果,在行驶距离居前10的企业中,美国企业占5家,其次是中国企业,占4家。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是排在第四的小马智行。

 

不过,由于对安全性的担忧、技术难度和高成本等原因,L4自动驾驶的实用化在全球范围内晚于预期。最初有观点认为2020年上半年开始正式普及。在中国,到2030年将L4自动驾驶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提高至20%这一政策目标已亮起黄灯。由于对确保安全性的担忧加剧,成为实用化前提的立法也略微推迟。

各企业为了寻找突破口开始转向像中智行那样通过降低车辆成本等技术来跨越高水平自动驾驶普及的障碍。

全球大型无人机制造商、中国的大疆创新(DJI)4月2日发布了一系列降低价格、但可实现 “L2+”自动驾驶的技术。力争借助以相对低廉的摄像头为主的技术来实现行驶和停车辅助。

大疆于2016年启动车载相关业务。2022年向以廉价纯电动汽车(EV)闻名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提供了驾驶辅助系统。虽然具备L2左右的功能,但价格仅为逾10万元,处于低价位。希望积累低价化的经验,用于L4车辆等的开发。而在中国以外,韩国首尔机器人 (Seoul Robotics)正在开发借助基础设施的传感器削减车载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技术。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土居伦之 上海、比奈田悠佑 广州、清水直茂 东京

中智行科技(AllRIDE AI)

由曾担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和百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的王劲在2018年创立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王劲是著名的自动驾驶研究者,还是景驰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景驰科技是日产汽车通过与法国雷诺和三菱汽车的3家联盟出资的文远知行的前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