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结构变化,日美韩避开中国

2024-02-07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日美韩避开中国 ——

日美韩和欧洲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正在下降。在截至2023年的5年里,各国在中国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0.1~2.5个百分点。美国商务部2月7日公布的去年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的进口对象中,中国17年来首次从榜首跌落。贸易大国之间的分裂有可能给世界经济增长投下阴影。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以二十国集团(G20)为对象,使用各国和地区的统计数据,调查了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变迁等。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与美日韩和欧盟(EU)的贸易总额合计达到2万亿美元,份额占整体的35%。

 

从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的美国的进口伙伴国来看,墨西哥已取代中国跃居首位。电子产品等的采购对象则从中国转向其他国家。从2023年1~11月智能手机来看,中国产减少10%,印度产增至5倍。从笔记本电脑来看,来自中国减少3成,来自越南增至4倍。

日韩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下降。从日本来看,对美国出口时隔3年跃居最大规模,超过对中国出口。从韩国的出口对象来看,按2023年12月单月计算,时隔19年发生中美逆转。

在美国,特朗普前政府实施了对华制裁关税。继承大部分政策的拜登政府一直在推进与友好国家之间形成完整供应链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即使是此前保持着蜜月关系的欧洲,避开中国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从2023年1~11月的英国进口对象国来看,中国从第1位下滑至第3位。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NIESR)的高级经济学家Benjamin Caswell分析称,“欧美与中国的关系正在降温,企业正试图让供应链避开中国”。

德国2023年对华进口同比减少13%。朔尔茨政权正在推进对华友好路线的修正,2024年保持高增长的美国有望超过中国,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在美国及其友好国家中,减少对中国贸易依赖的“去风险化”正在加强。这种动向再加上中国的经济低迷,似乎导致了对中国的依存度降低。

形成对照的是,对于许多资源型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中国的存在感仍然很大。


从巴西的对华贸易来看,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出口增长6成,进口增长5成。铁矿石和大豆等的出口表现坚挺,大幅超过对美贸易的增长。对于与中国加强关系持积极态度,还扩大不经过美元的双边货币的贸易。

在美国的友好国家中,澳大利亚的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7%。随着2022年上台的新政府推进关系修复,棉花和铜等出现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自中美贸易战开始的2018年起的5年里,美国在中国贸易中的比例下降了2.5个百分点。日韩下降1.5~1.7个百分点,欧洲方面德国(0.5个百分点)和英国(0.1个百分点)也有所下降。

在天津市的港口停泊的货箱船(资料图,XINHUA-KYODO)

另一方面,东盟(ASEAN)的比率上升了2.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企业进驻等推动,供应链正在趋于一体化。巴西增长0.7个百分点。由于俄乌冲突后中国迅速扩大能源进口,俄罗斯增加1.7个百分点。

全球也出现充分利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趋势。2022年,土耳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德国变成俄罗斯。从中国来看,2023年俄罗斯成为第5大贸易伙伴(香港除外)。

中国仍是日美欧等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一点不会改变。不过,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世界的供应链将分裂为以日美欧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两大部分,经济分裂有可能加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手伊织 北京、飞田临太郎 华盛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