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慈善团体低调扩张 将国家权力“化为己用“

2013-10-28 作者: 刘冉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宗教慈善团体低调扩张 将国家权力“化为己用“

(本文已发表于 大公网

Screen Shot 2013-10-06 at 1.47.31 AM

作为非政府和非盈利社会团体的一种特殊类型,基于信仰的宗教慈善组织近年来在 中国 悄然兴起;在特殊的政策与社会环境下,它们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层面的障碍,以达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 Susan K. McCarthy 于学术期刊The China Journal发表相关研究来求证。

该学者研究指出:一方面,中国的宗教慈善团体提供的社会服务有利于维护统治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其基于信仰的本质却不同于国家权力的掌控。利用已经得到国家许可的非盈利组织或慈善基金形式,宗教组织通过各种路径低调地扩展着宗教活动的空间与内容;慈善活动由此成为信仰活动的载体,将国家权力“化为己用”,形成一种独特的模式。

作者首先指出,在过去二十余年里,中国的宗教组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与发展,其活动受到国家管制。国家权力阻止其对社会 生活 的其他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与普通宗教组织不同,基于信仰的慈善组织往往注册为非政府、非盈利机构,不具备宗教团体身份,也不一定与宗教场所有直接关联。它们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于公共福利的急迫需求,有利于协助政府管理与解决社会问题;宗教慈善团体的成员也往往自视为爱国公民,并声称其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宗教慈善团体又如何产生这种微妙的力量? 作者认为,通过赋予公共服务以宗教内涵,这些组织以不产生直接冲突的形式加强了宗教凝聚力,拓宽了国家预设的宗教活动范围与宗教社区空间。 对宗教慈善组织而言,慈善活动并不是精神信仰的某种外围体现,而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而这些活动恰恰是通过国家许可甚至国家建立的形式开展实施的。

作者认为,这种“化为己用”的策略是一种微妙的抵抗形式,并提出理解这种形式的二维模型:一个维度是“躲闪-对抗”,衡量抵抗行为与权威直接对抗的程度;另一个维度是“忠诚-反对”,衡量抵抗者对体制的态度。尽管躲闪型抵抗往往较为隐秘,而对抗型抵抗通常较为公开,但作者并未采用“隐秘-公开”的分类方式,这是因为部分躲闪型抵抗尽管采用种种方式掩盖其抵抗的本质,却完全有可能公开进行。事实上,作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慈善组织采用的“化为己用”型抵抗正是这种方式。

“化为己用”体现在空间、行为、组织和论述等方面。“空间化为己用”意味着将世俗空间与地点赋予宗教含义,将其转化为体验和表达信仰的场所。“行为化为己用”则是将日常活动理解成宗教行为。“组织化为己用”指的是将国家许可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基于信仰的宗教社区。“论述化为己用”则包括重新阐释国家倡导的话语并赋予其宗教价值,同时重新塑造中国社会对于宗教整体以及特定宗教的印象。为达到这一目的,宗教慈善团体往往需要强调其对于国家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于推动社会现代化和繁荣发展的作用。

以中国最早的天主教慈善组织进德基金会为例,其最初的工作范围包括为危难中的个人与家庭提供紧急支援,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灾后支援等;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进德也提供艾滋病咨询与预防服务,养老、托孤、残疾儿童照管服务以及农村发展项目。此外,进德还为其他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天主教慈善组织提供能力建设培训。尽管进德提供的社会服务完全可以由世俗组织来完成,但进德的标志、口号、人员组成、管理模式、空间设计和日常活动却完全遵从天主教传统。自2005年以来,进德每年都会举办圣诞慈善晚宴,规模逐渐扩大,到2011年已经有超过500人参与,其中不乏政府官员和商界名流。

进德的另一个目标是弥合中国不同教派以及地下教会和公开教会之间的裂痕,从而扩大中国天主教“想象共同体”的边界。在其网站和出版物上,进德公开强调其慈善活动的宗教基础,以及参与者基于信仰的动机。在捐款页面上,进德列出世界各地捐款者的姓名和机构名称,其中包括教皇本笃十六世的8万美元捐款。

与进德类似的是佛教组织“仁爱基金会”。在提供孤儿抚育、衣物捐赠和“爱心粥”等社会服务的同时,仁爱也致力于传播佛教信仰,并用佛教逻辑来理解社会问题和构建解决策略。仁爱表面上的运作是世俗化的:其总部位于现代化楼宇内,主要工作人员也并非出家人;但是,海淀区龙泉寺的学诚法师为组织提供精神指引和支持,还经常在博客上宣传仁爱的活动。“仁爱”这个名称或许更容易令人联想到儒家教诲,但其标志图案却是毫无疑问的佛教符号——莲花。

“爱心粥”等项目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奉献中强化着信徒的信念;义工们将志愿工作视为修行的一部分,同时也通过简单的鞠躬、合十等动作,向接受者传递着佛教精神。尽管用于“爱心粥”的花销本可以开展其他服务项目,但仁爱的负责人在采访中用“因果报应”的思路作出解释:与其他NGO相比,仁爱更注重社会问题的成因而非结果;也就是说,仁爱的最终目的是鼓励佛教理念中的“行善”。

通过进德与仁爱的例子,作者证明了宗教慈善组织正以隐秘的方式将宗教带入大众视野,扩大和重新定义着宗教社区。它们提倡公民参与、表达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愿望;与此同时,它们也弱化了某些限制。

【参考文献】

McCarthy, S.K.(2013). Serving Society, Repurposing the State: Religious Charity and Resistance i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70: 48-72.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