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0】

2016-08-15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台上,台下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0】

文/杜晨薇

钱钢老师附言

作为典型的文革事物,打老师、毁庙宇、设“牛棚”等等,早被彻底否定。样板戏却不同。江青倒了,她的“杰作”还在,还是红色文艺。杜晨薇的讲述,让我们在高亢激越的唱腔背后,听到人的悲吟。谈论样板戏,不能离开语境。江青是否有艺术造诣?于会泳是不是戏曲改革的先锋?左派学者自可研究,然而无法改变样板戏是政治、是极权文艺范本的事实。

我的母亲出生在1967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初十),文革开始后的一年,出生地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北周庄镇。

母亲17岁旧照

上世纪60年代山西的行政建制是五专四市,即晋中,雁北、忻县、晋东南、晋南五个专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四个省辖市。而当年的北周庄镇尚属于雁北专区。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雁北报》是母亲出生地的地方报,该报创刊于在1958年。到了1993年,随着雁北专区和大同市的合并,《雁北报》正式更名为今天的《大同晚报》。遗憾的是,我没能找到母亲生日这天的雁北报。我的研究只能以《山西日报》和《人民日报》为材料基础。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7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满满当当地占据了《山西日报》和《人民日报》的头版。是什么呢?原来,党中央领导人“忙里偷闲”,集体去看了一出京剧 — — 《智取威虎山》。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出京剧不简单,它还有个名字叫“革命样板戏”。人民日报的社论紧跟潮流:“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去”。山西日报更是欢呼,“工农兵昂首屹立在文艺舞台上的新时代来到了”!革命样板戏在母亲生日当天的报纸上唱了“主角”。然而,什么是革命样板戏?恰巧,我打小就从长辈那儿耳濡目染,学了几句,先给大家来一段反串《沙家浜》感受一下:

1967年4月27日,江青接见《智取威虎山》主创人员时提出:把1964年夏季京剧现代戏汇演中涌现的《红灯记》、《芦荡火种》(即后来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作为自己主抓的样板,加以宣传、推广,“样板戏”一词也由此发端。

此后,样板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很快便成为党报上的“常客”。

1966年10月24日,“样板戏”一词第一次以正面语义在人民日报出现 — — “没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没有这场反击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就没有《智取威虎山》这样好的 样板戏 !”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6年12月9日,“革命样板戏”作为一个完整概念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出现:“《沙家浜》和其他 革命样板戏 的诞生,是毛主席文艺路线对以周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文艺路线进行斗争的伟大胜利!”

而到了母亲生日的当天,不过一年多时间,“革命样板戏”已经成为头版头条,“八个革命样板戏”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成了约定俗成的宣传用语。(作者按:八个革命样板戏包括: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一词的传播史恰恰反映了样板戏在当年神州大地上的传播态势。此后一直到1970年代初,样板戏始终在文艺界占据着垄断地位。“为了推而广之,由知识青年组成的宣传队伍还上山下乡到各地介绍、演出样板戏”,就连解放军的连队都要教唱样板戏。同时,样板戏还陆续被拍成电影……真可谓全国上下齐欢腾,好不热闹。

但,样板戏来了,地方戏走了。

文革开始后,地方戏遭到碾压。不仅剧种减少,剧团数量也大减。许多地方戏迅速衰落下来,而山西最著名的晋剧也在这时走向了低谷。

不少晋剧艺人被当作“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活靶子挨批斗。接着就是批判剧本、批判权威,有些地方还要把戏装烧毁,艺校停办。1967年以后,全省大大小小的剧团同意改唱样板戏,凡是上场艺人都要通过政审才能登台。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三突出”来了,真实的人性走了。

时任上海文化系统革筹会主任的于会泳,也是上海两出样板戏《海港》、《智取威虎山》的实际主管,凭借几次接触江青并观察江青在戏改工作上的意见,总结出了刻画人物的“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于会泳

在“三突出”的指导下,样板戏所刻画的人物只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英雄人物被神话,反面人物被魔化,而真实的人性则完全被抹煞。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政治立场来了,艺术争论走了。

在文化专制的环境下,“艺术”岂敢拿来争论?当时,凡事对样板戏的内容或艺术特征持不同意见,就会被江青拿政治立场的标准来衡量。轻则批评思想落后,重则化为右派敌人。

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扮演者李少春以及作曲阿甲、刘吉典便是因为抵制江青意见而被打成“破坏红灯记的反革命分子”。尽管当时的李少春已经成为中国京剧院一团的团长,可仍不敌江青一句“你们把我的戏改坏了”。

此后,他还多次被打成了中统特务、黑帮,至死也没再返回舞台。

江青来,江青走,艺人苦了。

《红灯记》中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这样描述江青坐镇文艺的那段日子。“那时在我们院,贴我的大字报到处都是,说我是修正主义的苗子、狗崽子等,还说我作风不正什么的……那时江青也认为我对抗她,接着我就被停演了一段时间。但最后江青看来看去,还是觉得我眼李铁梅比较顺眼些,就没把我换掉。别人看我演李铁梅演得挺红的,都以为我一定很受宠,谁又能想到一走下舞台我就成了天天挨批的反面教材。”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7年,“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因姐姐是“反革命”而被迫离开了《智取威虎山》剧组。那个时候,他最多登上舞台的机会是挨批斗。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他不但写了近100份检查,还要劳动改造,负责清洗全剧团200人的碗筷。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同样遭恶的还有《沙家浜》中阿庆嫂的扮演者赵燕侠。当年,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公开点名称赵燕侠是反革命黑帮,必须要彻底打倒再踏上一只脚,叫赵燕侠永世不得翻身。

关于赵燕侠为什么受迫害?文革中有人说是因为江青送她的毛衣,她不穿,甚至摔在一边。可谓一件毛衣引发的“血案”。

赵燕侠真因一件毛衣“获罪”?或许是,但绝不止于此。

一次江青问起赵燕侠刘少奇跟她说了些什么,赵燕侠如实回答:“主席说我演的阿庆嫂不像……”一句话还没说完,江青就瞪大了眼睛:“什么主席?说清楚了是你们主席,还是我们主席?”赵燕侠哪里知道这背后还牵扯到两个主席、两条路线的斗争,白白“送死”。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排练期间,江青还喜欢行使父母职权 — — 给人改名。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人公,原名吴琼花,她下令改名“吴清华”。

江青审改钢琴伴唱《红灯记》时,对钢琴伴奏殷承宗说:“就凭你这个名字,我也要造你的反,你这是想继承你那个祖宗啊!

给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说戏时,江青突然转向吴清华的B角演员宋琛琛说:“你这个名字太长,就叫宋琛吧。”随后,她有走向另一位叫张婉昭的女演员,说:“张婉昭,你就叫张昭吧。不然你的名字要进宫廷了。”

而红极一时的《红灯记》中李玉和的扮演者钱浩梁也曾受此“恩典”。江青说:“小钱呐,咱也不要钱了,钱是资产阶级的。你就改叫浩亮吧!”

然而,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当年与江青交好的艺人,也免不了“成也江青,败也江青”的命运。

钱浩梁、于会泳、刘庆棠是当时最著名的“样板戏”三巨头。尽管他们的艺术造诣众人皆知,对于样板戏的创作和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然而在政治上却借江青之棍打人,做了许多错事。“四人帮”粉碎后,钱、于、刘均被隔离审查,命途凄惨。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文艺本不该成为政治的傀儡和牺牲品,然而在革命样板戏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身不由己。样板戏里的“英雄们”,有的一夜成名,有的白天接受审判晚上登台演戏,有的先红后落,有的先落后红……

姥姥记忆里的“三年文革”

母亲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年份,然而关于母亲出生当年的记忆,姥姥的一句话却让我震惊。

姥姥说:“生你妈妈的时候,文化大革命都结束了!”

怎么会这样?姥姥接着说:“说(文化大革命)有十年,那是人家大地什(即地方),咱这儿就斗了二三年,揪出些个吸洋烟(即鸦片)和搞破鞋的。你老姥爷(即姥姥的父亲)早些年在村里种洋烟,让人家给关进过公安局。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人告发了,就被斗得整死了。等生你妈的时候,村里都斗完了。”

“……村里头人们都穷啊,姥姥19岁就跟了你姥爷,还住的土窑。……那会儿生一个孩子国家给养活,大队上给吃粮。(问:给多少?)给九成粮。(问:什么意思)就好比大人给一斤谷子,娃娃们就给分九两。人们都赶在2、3月份生孩子,赶秋了(即到秋天)就给发粮。要是生在阳历元旦以前的,当年的粮就不给了。……2、3月份生孩子的可多呢,别的姥姥也不知道了。”

中国就是一个“舞台国家”。在台上,有耀眼的聚光灯,有闪亮的服装道具,有英雄,有激昂的音乐和豪言壮语。在台下,却藏着命运的悲剧,藏着不可言说的无奈,更藏着寻常人的日复一日。

以姥姥为代表的亿万贫苦的人们,让我想起来“桃花源”里的住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在那样恐怖的年代里,有台上的人,台下的人;被卷入洪流的人,远离风暴的人;被历史铭记的人,被历史遗弃的人。而全部的他们,和他们的全部,就组成了历史。

作者介绍

杜晨薇,2014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财经传媒硕士毕业生,目前为上海解放日报记者

【下期预告】

报头和品牌标志一样,往往体现一份报纸的精神与风格,故而长期使用。出生在浙江的王一苇,却发现父母生日当天的两份《浙江日报》报头风格迥异。文革前后,报头频繁更换,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欢迎继续关注7月8日第五十一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浙江日报,一个报头的变迁 — — 王一苇妈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