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红场上的红卫兵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9】

2016-08-15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莫斯科红场上的红卫兵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9】

文/周凡琛

钱钢老师附言

广场,学生,军警……周凡琛讲述的故事,史称“1967年红场‘1.25事件”。中苏这对冤家,基因并无二致,然而彼时,中比苏更红更左 — — “总有一天, 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会高高飘扬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旗,高高飘扬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新华社报道中的这句,让我想起文革中那首政治抒情诗《献给第三次 世界大战的勇士》,诗人描写中国横扫全球,踏平美苏:“我们曾饮马顿河畔/跨过乌克兰草原/翻过乌拉尔的峰巅/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意识形态 的火可不好玩。后人切记。

我的父亲出生于1966年8月5日的重庆忠县,我的母亲出生于1967年2月9日的河北省邢台,两人一南一北。我的祖父母辈或许也很难想象,二十五年后我的爸爸妈妈会远离家乡,在成都相遇。

左:母亲出生当日的人民日报;右:父亲出生当日的人民日报

父亲出生当日,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 — — 我的一张大字报》,全国性大串连开始。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造反派直接向各级党政机关夺取权力,几乎整个社会处在无组织、无纪律状态。这时,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又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我母亲出生那天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标题为《一场决定世界革命前途的重大战役 — — 各国革命人民欢呼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中写道:

世界注视着中国文化大革命

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将更加强大

世界上一切牛鬼蛇神面临末日

唤醒各国革命人民起来造反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看上去,中国似乎是万众瞩目,越南、日本甚至英国伦敦,都纷纷有民众起来响应文革。然而,“文化大革命”真的赢得了世界的欢呼吗?当造反派遭遇外国使节,“破四旧”、“反帝反修”的口号,还会一样响亮吗?

中苏关系与“红场事件”

我发现,1967年妈妈出生十几天前,莫斯科的红场来了一群留学生红卫兵。

当年1月24日,64名中国赴欧留学生和5名政治辅导员回国参加文革运动,乘坐列车途经莫斯科。逗留期间,他们决定要到红场向列宁和斯大林陵墓献花圈,并取得了苏联方面的同意。然而当时,中苏间早已撕破脸皮,中国已掀起“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大潮,因此,1月25日的这次拜谒,注定不是那么单纯。据参与拜谒的留学生杨赞贤回忆,当时“大家心里明白,中苏关系已极其恶化”,而且“一个多月前,全部留苏中国学生已被苏方驱赶回国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学生“手举‘红宝书’,还带着献给被他们否定的已故领导人斯大林的花圈,‘出事’就不是万一,而是‘一万’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既要革命,就不怕‘出事’,甚至不惜流血牺牲!”怀着一腔革命的热血,这些红卫兵们“让女学生和体弱的男学生站在队伍中间,高大强壮的男学生站在外围”,在这种简单的保护措施下进入了红场。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据新华社两天后的报道,学生们进入红场时“秩序井然”,一名苏军少校和数名警察把中国学生们带入红场,而队伍的后面“布置了数百名军警和便衣特务”。瞻仰列宁墓时,这些小将们打算将斯大林的花圈抬上墓地,苏联军官制止了他们。他们转而默哀一分钟。一分钟后,一个同学走出队伍领读,高声喊道:“请打开《毛主席语录》第22页。”每个人都捧起了红宝书,朗读其中反对“修正主义”的内容。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苏联军警以红场不得喧哗为由,试图制止朗诵,学生们却手挽起手,更加大声地唱起了《国际歌》。局面开始失控,警察和便衣蜂拥而至,一些师生以及使馆人员和新闻记者遭到殴打,30多名学生受伤,9人受重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新华社报道称,当时“很多苏联人民围在红场上”,有的高喊“不能打,不能打他们啊!”有的“同情地向中国学生热情挥手,表示支持”。有的则“在一旁流泪”。

半小时后,中方撤出红场,在回使馆路上,学生仍打开车窗,高呼“打倒苏修”等口号。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受伤最重的黄建同右侧肋骨被苏联军警踢伤,呼吸困难

消息传到国内,1月26日,外交部发表声明,对苏联武力镇压留学生的行为,提出“最强烈抗议”。这份声明登载于27日的《人民日报》,文中称苏联之所以”疯狂反扑“,是因为“中国的无产阶级大革命,打在中国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者身上,却痛在苏联修正主义统治集团和美帝国主义的心上”。“修正主义”的苏联,成了和“美帝国主义”一样“不折不扣的纸老虎”,成了“最反动、最野蛮的法西斯专政”。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篇声明写得慷慨激昂,理直气壮,仿佛给革命群众的一剂强心针。“我们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神不怕,难道还怕你们这几只在漫天大雪中快要冻死的苍蝇吗?”1月26日至31日,首都群众百万人前往苏联驻华大使馆示威游行。苏联大使馆里的中国工作人员不仅罢了工,还签署了抗议书。人民日报以《无比的愤怒,坚决的反击》为题,写了一篇罢工的纪实报道。各地的革命群众也纷起响应。北京、上海、山西,“到处是一片怒吼声”。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28日,人民日报用整整两版,报道了各地群众的游行和“反修战士们”即将启程回国的消息。第四版下方更有随团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配的说明文字朗朗上口:“苏修领导集团丧心病狂,镇压革命犹如当年沙皇”,“《毛主席语录》大放光芒,吓得苏修混蛋大为惊慌”。

苏联也不甘示弱,1月31日向外交部口头声明,要求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证过境的中国人“遵守苏联关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

苏联的反应激起了又一波抗议浪潮。我妈妈生日当天的《邢台报》上,就有一篇《我国人民满腔怒火抗议苏修当局疯狂挑衅》的文章,“发出愤怒吼声”的地区除了北京,还有贵州、山西、兰州、武汉、南昌等等。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些在红场上挨过打的留学生,回国后则成了“反修战士”。他们的经历,也被树为文化大革命在海外的“战绩”之一。1月27日,他们还没回国,就先发回了一封“给毛主席的致敬电”。致敬电是当时向主席“表忠心”的一种文体,人民日报常有刊发。留学生们在文中告诉主席,他们亲身体验到国外的“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对您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怕得要死,它们早已吓得六神无主,魂不附体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2月1日,陈毅亲自赶到北京火车站为这些载誉归来的“战士”们接风洗尘。2月11日,在工人体育场,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首都革命造反者欢迎我国留学生声讨苏修法西斯罪行大会”,会后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一·二五莫斯科红场事件是两国冲突的代表事件。它造成了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不过,它仅仅是文革影响外交的一个横截面。当时,由于驻各国大使都奉命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正常的外交活动难以开展,驻外使馆工作实际上陷于停顿。

根据前外交部长黄华的回忆,当时一些驻外使馆也有文革“战斗队”派驻,不仅大使、参赞受到批斗,使馆内要“破四旧”砸雕塑,华侨和当地居民也经常受到骚扰,比如驻缅甸的中方人员曾强行向当地人散发毛主席语录和像章。而在中东国家,诸如拦住蒙黑色面纱的伊斯兰妇女,宣传“解放思想”;钻进穆斯林信徒的帐篷,宣传无神论、游击战,被人家连推带搡轰出帐门的行为不胜枚举。

上街游行、散发传单等违反外交惯例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怀疑与反感,甚至导致流血冲突。中国的外交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无政府状态。

还有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说的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致电毛泽东主席商谈缓和局势。电话接通后,他刚说了一句“我是勃列日涅夫,请接毛泽东同志讲话”,年轻的话务员断然说道:“修正主义分子,你是什么东西?能找我们伟大领袖讲话?”说完挂断了电话,致使中苏领导人几个月以后才得以通话,几乎酿成两国更大的武装冲突。故事真假莫辨,但假如最高层的外交都曾出现这样的问题,文革于外交关系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革中,中国已建交或正在谈判的50多个国家中就有30多个国家发生外交纠纷,中国驻外领事馆由原来的14个减少到5个,外国驻华领事馆由原来的30多个减少到6个。外交困境,直到1969年“五一”毛泽东在天安门会见外国使节后才有所缓解。

回到中国和苏联来,由热转冷的中苏关系对于两国社会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苏蜜月时期,中国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处处可见苏联的符号。喀秋莎、红莓儿花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唱响中国,布拉吉成为潮流时尚的符号……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中国女性身着布拉吉

更流行的是苏联的“红色电影”。1949年到1957年间,中国译制了苏联的长美术片206部,长纪录片和科教片59部,各种短片202部。而看过这些电影的人数总计达15亿人次。(数据来源:启之,《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

电影作为文化生活的集中反映,同样折射出中苏关系的变化。中国著名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于1950年6月在上海创刊,其创刊号封面就是苏联电影《团的儿子》,讲的是苏联红军某骑兵营收养的孤儿伐尼雅智歼德兵的故事。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然而1962年之后,中苏关系迅速破裂,《大众电影》的封面也不再出现苏联电影。为了解苏联影片生产情况及政治需要,中国通过各种途径,如通过朝鲜和罗马尼亚等国,购进了一些“供批判用”的苏联影片,如《第四十一》《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当时给《第四十一》的罪名是“阶级调和”、“丧失无产阶级立场”,《雁南飞》是“战争恐怖论”等等。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一个人的遭遇》招贴画

《一个人的遭遇》原本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讲述战争带来的个人悲剧。由拍摄过奥斯卡获奖外语片《战争与和平》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中国当时批判它宣扬“战争苦难论”、“抹杀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而今天,这篇小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必读文章。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1949–1953)、蜜月(1954–1957)、分歧(1958–1960)、争论(1961–1964)、破裂(1965–1967)、冲突(1968–1979)以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与之相对应,苏联电影在《大众电影》封面出现数量也随之变化。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我父母的出生是一个小家庭的喜乐,然而回顾当日的生日报,却可见历史洪流的汹涌。新闻史作为大历史的一部分,足以滴水窥世界,使人无限暇思。

作者介绍

周凡琛,2014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财经传媒硕士毕业生

【下期预告】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娱乐,今天人们喜欢追英美剧和日韩剧,而文革时期的文艺只有一个标签,“样板戏”。杜晨薇以一段清唱的《沙家浜》作引,咏叹出戏里戏外,一曲荒唐年代的悲歌。

敬请期待7月4日第五十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台上,台下 — — 杜晨薇妈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