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钢铁40年(1)从师徒到对手

2018-12-24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中日钢铁40年(1)从师徒到对手 ——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到2018年12月刚好迎来40周年。当年,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着手培育钢铁产业。而他求助的对象正是新日本制铁(现为新日铁住金)等日本钢铁企业。自那以后40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掌握世界钢铁产量一半的存在。如今引发席卷全球的贸易战的钢铁大国中国与日本是怎样一路走来的呢?

 

中国已着手打造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目前居世界第2位的宝武集团和第7位的鞍钢集团在讨论合并。如果实现,合计粗钢年产量将达到1亿吨以上,超过欧洲阿塞洛米塔尔钢铁集团(9700万吨,2017年)。这也与日本所有钢铁企业整体的年产量几乎相同。

 

9月13日,在位于上海市的宝武集团的大楼里,宝武和鞍钢的高层汇聚一堂。他们出席的是以钢铁企业重组为目的、由两家企业共同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华宝冶金”的纪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宝武董事长陈德荣表明了“1亿吨构想”。虽然避免了明确表态,但明显暗示出与鞍钢的合并计划。11月,宝武的高层出任鞍钢总经理的人事调整也被确定。

 

宝武和鞍钢均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此前政府主导的钢铁重组中,像此次这样的领导调换是常见做法。熟悉中国情况的相关人士认为,“已进入巨大企业诞生前的倒计时”。

 

这两家中国钢铁企业都和日本有着无法割断的渊源。

 

鞍钢的源流是日本占领时期的南满州铁道(简称“满铁”)主导建设的鞍山钢铁厂。而宝武由中国最大的宝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于2016年底合并而成。宝钢和武钢能有如今的发展也离不开日本的协助。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新日铁社长稻山嘉宽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举行会谈,决定为武汉钢铁厂提供协助,承诺建设钢板生产线。当时,被分配到新日铁劳务部的关泽秀哲(后出任新日铁副社长)清晰记得访问武汉时的情景。

邓小平曾将中日比作“学生”和“老师”

据他回忆,新日铁派遣团当时在机场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在钢铁厂内,到处都大书特书宣传口号。即没有安全鞋也没有安全帽,工人只是穿着布鞋,戴着朴素的“工人帽”。钢铁厂内有住宅区,孩子们跑来跑去。设备的质量也根本无法和日本相比。

 


“当时对日本的技术具有绝对的自信。事实上也的确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关泽如此回顾。

 

在新日铁的协助下建设的钢板生产线投产后的1978年,规模上明显超过武钢的计划开始启动。

 

中国在那一年的12月决定实施改革开放。在此之前的10月,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请求新日铁提供援助。

 

“你们就照着这个工厂的样子帮我们建设一个”,到新日铁君津钢铁厂(位于千叶县君津市)考察的邓小平当时对社长稻山和专务斋藤英四郎这么说。邓小平将中国比作“学生”,将日本称为“老师”。对于注重面子的中国的领导人,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当时,稻山表示“将尽全力提供协助”,斋藤接着说“要建比这个还要好的”。“承认自己国家的落后,坦诚而直率地提出希望发达国家传授技术。这都需要偌大的自信”,稻山这样回忆对邓小平的印象。

 

就这样,上海宝山钢铁厂的建设启动。这是中国第一座真正的临海型一条龙钢铁厂。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钢铁厂等军需工厂都建在内陆。被称为“三线建设”,意在降低陷入战争状态之际遭破坏的风险。

 

包括相关企业在内,新日铁总计派出1万人。然而,倡导中日友好的同时,在生产一线,彼此间却相互猜疑。这种情形在日本作家山崎丰子以宝山建设为主题的小说《大地之子》中得到细腻描写,开始广为人知。

 

在日本的全面协助下建设的武汉和宝山两家钢铁企业在近40年后正讨论合并,以将世界首位宝座纳入射程。新日铁为何亲手打造了未来的竞争对手?作为秘书长期辅佐稻山和斋藤的关泽解释了两位首脑的想法。

 

他说:“中国的稳定有助于亚洲的稳定。日本必须为此做出贡献。我们能做的是提供技术协助。日本持续领先一步就可以了。这是他们两人的想法”。

 

目前在新日铁住金负责海外业务的执行董事佐藤一郎也如此评价当时的决断,“虽然如今有人问为什么不出资,但在‘钢铁即国家’的时代,这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再回到本文开头时提到的活动,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发表演讲。钢铁相关人士关注的发言实际上并非“1亿吨构想”。

 

陈德荣表示,中国未来只要有5亿吨产能,就能满足国内需求。

 

2017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8亿吨。但是,陈德荣透露,如今国内存在11亿吨产能,如果如其所说的那样,相减之后将多出6亿吨。

 

熟悉情况的日本钢铁联盟的资深人士难掩惊讶地表示,“本来中国钢铁企业的高层提及将来的预测值很罕见”。这也不令人意外。因为中国的过剩钢材近年来一直在引发贸易摩擦。

中国成为美国的攻击对象

 

“威胁是现实存在的。中国产品正涌入美国。现在是加以阻止的时候”,美国最大电炉炼钢企业纽柯钢铁(Nucor Corporation)2013年在公司官网刊登了这样的警告。

 


事情的开端是横跨美国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桥梁。纽约方面宣布在改造工程中全面采用中国造的廉价钢材,这引发了纽柯钢铁的激烈反对运动。美国钢铁协会也紧随其后,发表声明称“这是最近10年里最大的危机。50万人的工作将面临危险”。

 

美国的钢材得到关税及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输费保护,与东亚相比,每吨价格在通常情况下也大概高出150美元左右。对于美国钢铁行业的反对,有冷淡的观点认为是“反应过度”,但事态急转直下。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权上台后,中美间打响贸易战。

 

特朗普最初采取的行动是提高对钢铁和铝的关税。特朗普的票仓是被称为“铁锈地带”的钢铁企业的聚集地。也就是说,特朗普通过迎合钢铁行业的反对声,巩固了支持基础。

 

从贸易战逐步升级之前开始,中国就逐步推进钢铁产能的削减。粗钢产量的增长势头以2015年为转折点,暂时走向平稳,但如果陈德荣的“预测”准确的话,则可以说,成为贸易战开端的过剩钢材问题并未平息。

 

“这是我们也经历过的道路”,作为新日铁住金的海外业务担当董事与中国打交道的佐藤进入公司是在1986年。就在这前一年,宝山钢铁厂投产。另一方面,在这之后的1987年,因陷入产能过剩,新日铁进行了大规模整合,日本进入了“钢铁寒冬”的时代。

今后,日本的钢铁相关人士曾忍受的寒冬如果降临中国,周边国家能够安然无恙吗?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杉本贵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