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精神原子弹”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5】
无所不能的”精神原子弹”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5】
文/王嘉宁
钱钢老师附言
文革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中,有一组强调精神力量的词语,从军队散布到全国,包括“人的因素第一”、“思想革命化”和王嘉宁从妈妈生日报中发现的“精神原子弹”。把精神力量推至极致的人,要人们奉献的其实不是无形的思想,而是最重要的物质 — — 人的血肉之躯。
1966年6月13日,我的母亲出生于九河下梢天津卫。彼时津门,空气中已经嗅到动荡的味道。一个月前,《五•一六通知》下发,对中国造成严重灾难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拉开
翻开6月13日的《天津日报》,头版头条题为《无限信仰毛泽东思想 就是信仰眞理 无限崇拜毛泽东思想 就是崇拜革命 — — 本市广大工农兵坚决用毛泽东思想做武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浓浓革命气息扑面而来。此文既非时事,亦非社论,更非领导讲话或会议通告,而是29名士兵、工人和学生的心得体会拼凑而成,如此头条文体,如今恐再难觅。
其中一则心得提到,“掌握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精神原子弹,我们就不怕天,不怕地,不怕一切牛鬼蛇神,不怕任何敌人”;文中小结也写到,“毛泽东思想,是战胜一切敌人的精神原子弹”;此外“精神原子弹”还出现在第二版的文章大标题上,并与毛泽东思想划上等号,俨然当日热词,但对我这个90后而言却实属陌生。以往只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文革前不久爆炸(1964年10月16日),殊不知这“精神原子弹”更早出现,并与文革起落、林彪命运和个人崇拜的兴起轨迹相合。
“精神原子弹”的制造与消亡
借助《人民日报》数据库搜索发现,“精神原子弹”首次登场是在1960年10月8日,之后两三年鲜有见诸于报端。到1963至1965年间,包含该字眼的文章数量有所增加。进入文革后,篇数呈爆发式增长,从1966至1969年保持高频,而这几年也恰是文革的高潮期。1970年数量骤降,1971年后,“精神原子弹”则逐步退出舞台,之后虽仍间歇出现,但未掀起波澜,且常作为被批评的对象。
1960年10月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林彪在一次解放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第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在阐述人的因素第一时,林彪表示,“精神原子弹,即人的思想觉悟、人的勇敢、这比物质的原子弹强得多,有用得多,而且这只有我们办得到,我们的敌人是办不到,因而这是我们专有的,是帝国主义无法同我们比赛的”。
可见“精神原子弹”或为林彪所创,最初并未等同于毛泽东思想。1960年中苏两党交恶,冷战两大阵营同时成为中国敌人,而中国当时还未掌握核武器,内部亦深陷漩涡,填饱肚子都是问题。在如此背景下强调精神赛过物质、人无我有,或许有稳定军心、提振士气的考量,不过所依仗的却是不顾客观事实,盲目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这正是“精神原子弹”提法的内核,也为其未来的演化奠定基调。
1963年至1965年,“精神原子弹”亮相次数增多,因为对精神力量的宣扬终于找到实例,先是雷锋,后是王杰、焦裕禄。“精神原子弹”开始和“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们捆绑在一起。
王杰与雷锋同时代,但在今人中的知名度远不如后者。和雷锋一样,王杰坚持记日记,内容也是做好事。其日记中有一句,“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牺牲。同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向王杰学习,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朱德和周恩来为王杰题词中,也都包括这八个字。与之同步,1965年11月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文章中提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强大的精神原子弹”。
此前“精神原子弹”多局限于军队领域,但随着号召学习典型人物,“精神原子弹”开始军事转民用。1965年12月19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写到,“不怕苦、不怕死,是人民和人民军队最大的战斗力,是人民和人民军队最好的武器,是人民和人民军队独有的精神原子弹”,表述从笼统的“我们”,变为具体的“人民和人民军队”,群众也成为动员的对象。
1966年6月1日的著名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终于为”精神原子弹“定调。这篇文革动员令写到“事实雄辩地证明,毛泽东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就成为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等等,思想掌握群众?但这确是原文所写。后来林彪对这一表述做了调整,变为“毛泽东思想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变成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从思想掌握群众,到群众掌握思想,似乎很吻合林彪当年“人的因素第一”哲学,并具有更强的动员效力。林彪的版本成为文革期间对“精神原子弹”的主流表达,提及“精神原子弹”往往不忘引述“林副主席”。但随着“九一三事件”发生,林彪戴上“反革命”罪名,精神原子弹 — — 这一林彪首创和改良的精神动员武器 — — 也逐渐淡出历史。
以生命为代价的荒唐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的表述,其实已显露了“精神原子弹”这一口号的目标:夸大人的精神作用,鼓吹精神胜过物质,甚至精神变为物质,让普罗大众产生脱离事实基础的自信,陷入集体狂热。“精神原子弹”亟需敌人来验证威力,对于普通人,“帝国主义”远在天边,于是他们将目标瞄准国内。一些人因此成为政治运动的炮灰,还有一些人甚至将自然灾害作为假想敌,以肉身相抗。这绝不是重视人的作用,反而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
母亲生日那天的《天津日报》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内蒙和新疆牧民抗击风雪干旱、西藏和邢台地震灾区人民创造农牧业好收成,都被塑造成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其中一篇大标题《毛泽东思想是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的文章更是以天津军民1965年“战胜海啸”论证“精神原子弹”的强大。
不过天津竟会有“海啸”?考证发现,此处“海啸”实为1965年11月7日的一次风暴潮,即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当年我国气象研究还不发达,海平面的突然上升还都被统称为“海啸”,不过风暴潮也确有“气象海啸”、“风暴海啸”的别称。
1965年的风暴潮,天津塘沽最高潮位达到5.72米,为1939年以来最严重。文中写道,解放军战士们跳进海水,以身挡浪,一边“背诵毛主席语录,朗诵毛主席诗词”为“心里送上一盆火”,以抵挡严寒。毛泽东思想还有这等功效?我找到《渤海日报》2015年的一份报道,标题是《50年前抗击海啸时冻僵被救战士回汉沽寻访恩人》,讲的是当年一名战士在抗击海啸战斗中冻僵,被渔民抬到家中救护,多年后感恩回访。“精神原子弹”的功效,看来还是不如村民的棉被和暖炕。
谈到用“精神原子弹”抗击风暴潮,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叫牛田洋的地方。提起这个地名,很多人恐怕感到陌生,但知道毛泽东“五七指示”的人肯定不少,而“五七指示”正是毛泽东在牛田洋生产基地围海造田事迹上所做的批语。
1969年7月28日,6903号台风(viola)在汕头市登陆,中心风力高达18级,登陆风力亦有16级,为双眼套台风,破坏力实属罕见。这一超强台风引发牛田洋特大风暴潮,但军垦农场的部队官兵和大学生竟以血肉之躯对抗,最终酿成470名部队官兵和83名大学生牺牲的悲剧,他们试图用生命保护的海堤与稻田,并没有保住。不过这次抗灾当时还是被宣布取得又一次“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广州军区当时下达军令“确保秧苗、确保机械、确保大堤”,在牛田洋负责生产的55军219师执行了命令,并有过之而无不及,提出“人在大堤在”这样不适当的口号,导致近五百士兵无谓丧生。
曾经的辉煌战绩、“五七指示”发源地的样板价值,能够解释部队的牺牲精神,但驱使官兵们冒然赴死的,是最高指示下的集体精神狂热。1969年4月,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提到,“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原子弹”化作“最新指示”,激进思想的冲击波泛滥成灾。
至于牛田洋的大学生们,一方面响应“上山下乡”号召而来,作为被改造的群体,迫切期待以好的表现赢得军队认可。一方面,大学生青春冲动,最易受到激进思想影响,“头脑里百分之百都是毛主席指示”,或许在抗灾过程中,真的相信“精神原子弹”能够改天换地,失去基本常识。最终83名大学生在事件中丧生。
后来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当时是牛田洋的一名大学生,任炊事班班长。他回忆当时上级命令用身体去堵海水,只有一个30多岁的老连长说应该撤退。而他因为不在前线,抱着一根木头才活了下来。1998年,他担任驻美大使时写诗纪念牛田洋,其中一段是:
不敢忘,
牛田洋。
你汹涌着战友的血泪,
你回荡着军号的哀伤。
恨的底蕴是酷爱,
无畏的代价是希望。
中间两句是悼亡,但后两句竟是歌颂牺牲。他的这份诗作还有另一个版本:
难忘你 牛田洋
思念你 牛田洋
虔诚的是我们年轻的一群
用热泪拭擦脸颊 用冷汗沐浴新生
邪恶的是十年的荒唐
把愚昧视作荣光 把虚伪奉为辉煌
不敢忘牛田洋。
至于哪首是真哪首是假,并无材料可证,留给诸位判断。
“七•二八”风灾是罕见的风暴潮灾害,但553名年轻战士和学生死亡,撇不掉人祸的因素。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牛田洋已从农场变成海产养殖基地,唯有一座“七•二八不朽烈士”纪念碑,仍记录着那段以血肉之躯“战天斗地”的极端历史。“七•二八”事件可视为文革时期国人集体狂热的标本,提醒后人若无限夸大思想政治的作用,特别是和个人崇拜合流后,会对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精神原子弹”虽“威力无穷”,除了炸死自己,谁也炸不死。
作者介绍
王嘉宁,2013级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目前为香港经济通通讯社驻上海记者
【下期预告】
今年六七十岁的人,也许还记得五十年前一场全国性的“免费旅行”。年轻的学生们从各地涌向北京和其它革命圣地,乘着火车唱着歌,到了哪儿都有免费食宿。然而,这场被称为“大串连”的革命运动果真如此美好吗?李天宇的讲述,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敬请期待6月17日第四十六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大串连”,一场免费的“朝圣” — — 李天宇爸爸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